近日,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在“廉洁网络2025”专项工作中,成功发现一起非法“查档”、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新网络事件。同时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,现场起获公民个人资料和虚假户口证件。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,阻断非法获取、买卖公民个人信息、伪造国家机关公文、印章的黑色产业链。 2025年7月,泉州晋江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这一事件。当地也有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接到大单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后,他们在锦江区派出所打印了户籍证明。并将它们出售以获取利润。调查结果,利害关系方在网上联系了“法律咨询服务”机构,表示可以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以核实档案、核发户籍证明。他们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,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,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加盖国家机关印章的虚假户籍文件,并出售牟利。经过广泛调查,全面掌握该犯罪组织的整体组织架构、控制分工、藏匿地点、主要技术手段等重要信息后,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组织精干警力,在多个地点开展抓捕行动,抓获江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,捣毁两个犯罪组织窝点。成本金额d 达数百万元。目前,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网警提醒,刑法第253条第一款规定: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出售、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,或者单处罚金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 《刑法》第280条规定:伪造、变造、买卖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书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。情节严重的,对行为人给予处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同时,国家机关、群众团体、伪造、出售、使用机关、公司、机关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、证件或者证明文件的,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,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可以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一千元以下罚金。来源:晋江网警、福建省泉州市
Leave a Reply